治疗方法:
吡喹酮总剂量:儿童140 mg/kg,成人120 mg/kg(60 kg为上限),6日疗法。治疗第1、2天服总量一半,余量后4天分服。对重型患者及部分中型患者加用强的松治疗。强的松第1、2天按30~40 mg/d,其后每隔1~2天递减1次,约10~12天停服。
对吡喹酮疗程结束后体温持续不退或体温恢复正常后又明显回升不退者,再用吡喹酮第二疗程,总剂量按60 mg/kg,2日疗法。
在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时适量加用激素可有退热快、体温恢复正常期缩短、临床症状改善快且体温反跳显著减少等效果。
关于急性血吸虫病在使用吡喹酮治疗中适量加用激素问题,可以从急性血吸虫病发病机制分析,虫卵释放出的可溶性抗原刺激宿主免疫系统,虫卵抗原和抗体免疫复合物激发宿主产生Ⅲ型变态反应。在某种程度上讲,急性血吸虫病是一种变态反应过程。
因而,临床上除发热外,有的患者还出现皮炎、荨麻疹、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细胞升高等变态反应特点,因此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适量加用激素可抑制变态反应产生的充血、水肿、渗出、皮疹及平滑肌痉挛等细胞损害。
单用吡喹酮治疗产生的体温反跳,是虫体迅速肝移产生异性蛋白刺激机体发生变态反应的结果。因此用吡喹酮加适量激素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可以抵制这种变态反应过程,减少体温反跳,对缩短发热期,加速改善症状是有好处的。
只要加强支持疗法,是可以避免患者在使用激素时体温下降过快而有大量出汗及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的。